市民政局加强“五一”劳动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 2020-05-08 作者: 来源: 沈阳市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
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及时有效应对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按照《关于做好重点地区入沈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市社区(村)进一步严防重点地区疫情输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社区疫情防控措施。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重点对“五一”假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强调社区在“五一”期间要继续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和日报制度,确保人员不失控、责任不落空,要求公职人员离沈必须及时向单位报备。
(二)普及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社会舆论引导
发挥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宣传载体作用,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号召和引导本市居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重点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确有特殊原因前往重点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到居住地社区(村)登记,返沈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按省、市防指有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三)加强节假日期间应急值守,加大工作督导力度
始终坚持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一日一反馈,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全链条协同、全周期管控,做到排查、登记、隔离等工作的闭环运行。为切实做好“五一”期间重点人员社区管控工作,组成工作专班,对和平区、铁西区、浑南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进行社区实地督导,对社区节假日期间应急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人员社区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指导和并要求立即整改。
二、采取措施
(一)强化多元力量监督
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楼长、单元长、物业人员、志愿者、居民等人员力量,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监督,如发现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在隔离期内有私自外出情形,及时报告社区,社区负责督促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对拒不配合并擅自外出的,转交公安部门依法依规处置。指导社区工作者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入户门外张贴“温馨提示”,明确居家隔离观察起止时间、有关要求和社区包保联系人联系方式,防止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在隔离期私自外出,最大限度堵塞可能出现的管控漏洞。
(二)加强部门联动配合
公安机关通过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发现隔离人员有外出行为后,对外出的居家隔离人员进行训诫,采取“双线双推”的方式,推送给各区、县(市)防指,同时推送给市民政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我们组织社区工作者对这部分人进行重点管控,防止隔离人员外出行为再次发生。
(三)压实社区包保责任
建立包保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日报制度,确保人员不失控、责任不落空。为每名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确定一名社区工作者作为包保联系人,包保联系人每天不定时通过微信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发起位置共享,实时掌握其位置动态和健康状况。社区工作者及时将人员健康信息录入沈阳市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平台,汇总形成电子档案。重点人员一旦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包保联系人会第一时间向街道和区、县(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重点人员观察期满且检测结果、身体状况均无异常,包保联系人会通过微信或电话方式予以温馨提醒,并及时向区、县(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按有关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四)加强民政服务机构人员管控
一是养老服务机构方面。“五一”期间,严格限制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离沈。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均需注册登记“健康通行码”,凡是进入养老机构者均需亮码(扫码),通过亮码(扫码)显示绿色者方可进入。实行亲属探视预约登记制,分时段安排探视,避免家属集中探视。坚持做好场所清洁消毒、人员体温测量等日常防控工作,并按照省、市有关部署要求,继续坚持日报告制度,每日对入住老人和服务人员体温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我市养老机构日均使用测温枪370余个,测量体温17500余人。
二是殡葬服务机构方面。节日期间,全市各公墓单位选墓、购墓、安葬业务继续全面开放,现场祭扫服务全部恢复;各骨灰堂恢复现场祭扫,实行预约登记,采取人数限制措施。各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市防指要求,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实行“健康通行码”制度,对进入殡葬服务机构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节日期间,全市41个殡葬服务机构共组织测温48516人次,未发现异常情况。
三、存在问题
(一)核酸检测环节存在管控隐患
有的地区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要求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自行前往指定地点进行采样,既无法保证其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无法做到对人员行程路线的实时监控。
(二)个别地区对脱离管控人员处置方式存在差异
按照市防指《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入沈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1号)有关规定,“隔离观察期间出现拒绝接受医学监测、隐瞒谎报病情、擅自外出等情形的,立即转送至指定宾馆集中隔离观察,食宿费用自理”。但从目前各地区对脱离管控人员处置方式上看,存在居家隔离期间擅自外出后并未转入集中隔离,而是继续采取居家方式隔离观察的情况。
(三)个别社区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为强化“五一”期间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社区管控,4月30日市民政局通知要求各社区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入户门处张贴“温馨提示”,明确居家隔离观察时间和有关要求,便于小区居民实施监督。但在实地督查中发现,个别社区存在畏难情绪,没有按规定进行张贴。有的社区工作者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没有做到不定期发起位置共享,让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钻了空子,从而躲避管控。
(四)对居家隔离人员进入公共场所不能及时甄别
在脱离管控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中,有的人擅自外出后到公共场所进行了购物、聚餐、理发等消费行为,这些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仍然持有绿色健康通行码,进入公共场所没有任何障碍。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
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及时有效应对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按照《关于做好重点地区入沈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市社区(村)进一步严防重点地区疫情输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社区疫情防控措施。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重点对“五一”假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强调社区在“五一”期间要继续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和日报制度,确保人员不失控、责任不落空,要求公职人员离沈必须及时向单位报备。
(二)普及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社会舆论引导
发挥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宣传载体作用,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号召和引导本市居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重点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确有特殊原因前往重点地区的人员,要在出行前到居住地社区(村)登记,返沈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并按省、市防指有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三)加强节假日期间应急值守,加大工作督导力度
始终坚持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一日一反馈,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全链条协同、全周期管控,做到排查、登记、隔离等工作的闭环运行。为切实做好“五一”期间重点人员社区管控工作,组成工作专班,对和平区、铁西区、浑南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进行社区实地督导,对社区节假日期间应急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人员社区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指导和并要求立即整改。
二、采取措施
(一)强化多元力量监督
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楼长、单元长、物业人员、志愿者、居民等人员力量,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监督,如发现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在隔离期内有私自外出情形,及时报告社区,社区负责督促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对拒不配合并擅自外出的,转交公安部门依法依规处置。指导社区工作者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入户门外张贴“温馨提示”,明确居家隔离观察起止时间、有关要求和社区包保联系人联系方式,防止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在隔离期私自外出,最大限度堵塞可能出现的管控漏洞。
(二)加强部门联动配合
公安机关通过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发现隔离人员有外出行为后,对外出的居家隔离人员进行训诫,采取“双线双推”的方式,推送给各区、县(市)防指,同时推送给市民政局和市农业农村局,我们组织社区工作者对这部分人进行重点管控,防止隔离人员外出行为再次发生。
(三)压实社区包保责任
建立包保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日报制度,确保人员不失控、责任不落空。为每名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确定一名社区工作者作为包保联系人,包保联系人每天不定时通过微信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发起位置共享,实时掌握其位置动态和健康状况。社区工作者及时将人员健康信息录入沈阳市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排查管理平台,汇总形成电子档案。重点人员一旦出现发热(≥37.3℃)、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包保联系人会第一时间向街道和区、县(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重点人员观察期满且检测结果、身体状况均无异常,包保联系人会通过微信或电话方式予以温馨提醒,并及时向区、县(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告,按有关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四)加强民政服务机构人员管控
一是养老服务机构方面。“五一”期间,严格限制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离沈。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均需注册登记“健康通行码”,凡是进入养老机构者均需亮码(扫码),通过亮码(扫码)显示绿色者方可进入。实行亲属探视预约登记制,分时段安排探视,避免家属集中探视。坚持做好场所清洁消毒、人员体温测量等日常防控工作,并按照省、市有关部署要求,继续坚持日报告制度,每日对入住老人和服务人员体温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我市养老机构日均使用测温枪370余个,测量体温17500余人。
二是殡葬服务机构方面。节日期间,全市各公墓单位选墓、购墓、安葬业务继续全面开放,现场祭扫服务全部恢复;各骨灰堂恢复现场祭扫,实行预约登记,采取人数限制措施。各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市防指要求,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实行“健康通行码”制度,对进入殡葬服务机构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节日期间,全市41个殡葬服务机构共组织测温48516人次,未发现异常情况。
三、存在问题
(一)核酸检测环节存在管控隐患
有的地区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要求居家隔离观察人员自行前往指定地点进行采样,既无法保证其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无法做到对人员行程路线的实时监控。
(二)个别地区对脱离管控人员处置方式存在差异
按照市防指《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入沈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1号)有关规定,“隔离观察期间出现拒绝接受医学监测、隐瞒谎报病情、擅自外出等情形的,立即转送至指定宾馆集中隔离观察,食宿费用自理”。但从目前各地区对脱离管控人员处置方式上看,存在居家隔离期间擅自外出后并未转入集中隔离,而是继续采取居家方式隔离观察的情况。
(三)个别社区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为强化“五一”期间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社区管控,4月30日市民政局通知要求各社区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入户门处张贴“温馨提示”,明确居家隔离观察时间和有关要求,便于小区居民实施监督。但在实地督查中发现,个别社区存在畏难情绪,没有按规定进行张贴。有的社区工作者对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没有做到不定期发起位置共享,让居家隔离观察人员钻了空子,从而躲避管控。
(四)对居家隔离人员进入公共场所不能及时甄别
在脱离管控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中,有的人擅自外出后到公共场所进行了购物、聚餐、理发等消费行为,这些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仍然持有绿色健康通行码,进入公共场所没有任何障碍。
沈阳市房产局 辽ICP备19004562号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92号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