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文件要求,并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形成《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共有1723个老旧小区需要进行改造,2021年改造126个,2022年计划改造475个,剩余老旧小区将于“十四五”期间逐年进行改造,在全省率先谋划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全覆盖。
一、关于推进现代化多维更新问题
改造中,我们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即拆除违章建筑;实施“上改下”,线缆管线入地改造、建筑屋面防水和节能改造、各类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增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用房、增加休闲座椅等“城市家具”和城市书屋生活娱乐设施、增加消防和监控等安全设施。
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必改项目)、完善类(可改项目)、提升类(宜改项目)和后续管理类,其中:基础类主要是政府投资改造的;完善类是通过征求居民意见,由政府、居民和产权单位共同出资改造的;提升类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改造的。
(一)基础类改造标准。1.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包括:翻新道路,铺设边石和方砖,更换污水排水管线,维修或增加窨井、雨水井;增设盲道和无障碍通道,施划停车位。2.建筑物公共部位改造包括:屋面防水,雨水管更换,外墙粉饰,楼道粉饰,楼梯维修,规范楼道线路,供暖管线包装,楼道照明,单元门窗(防盗门)更换;3.其他改造项目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等。
(二)完善类改造标准。1.园区环境及配套设施包括: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文化休闲设施(宣传栏、座椅、长廊等)、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2.建筑节能包括: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在外墙安装苯板,实施暖房工程;3.加装电梯包括:经征求居民同意后,根据相关规定,以单元为单位可加装电梯。
(三)提升类改造标准。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等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周界防护等智能感知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洁、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
二、关于加强统筹协作配合问题
(一)坚持高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改革工程、发展工程。我市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定期调度,分管副市长具体统筹协调。市房产局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协同发力,各区政府全力推进,为工程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落实精细化管理。一是制定了《沈阳市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工作导则》,针对改造小区的总体空间、建筑本体、绿化景观、交通设施、照明监控、地下管网等方面提出工作规范。二是制定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逐个点位建立了施工组织管理台账,对整个改造工程实行闭环管理。三是选聘了第三方管理单位,在落实旁站式监理、大宗材料检测等措施的基础上,对各区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为工程质量再设一道“防线”。四是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局领导靠前指挥,督办落实。
三、关于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机制问题
目前,我市正在研发运行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探索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通过老城区改造补齐新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现数字城市建设,打通网络末端,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智能小区是智慧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车行出入口控制系统、人行门禁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快递柜、电动车充电桩、燃气智能报警系统、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统筹自助缴费APP等设施,方便群众生活,打造“安全的、智能的、宜居的”智能小区,为建设智慧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智能城市的新趋势。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房产局
2022年5月17日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