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后接驳智慧城市建设提案》(第191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5-27 作者: 来源: 沈阳市房产局

陈晓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后接驳智慧城市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文件要求,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我局形成了《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共有1723个老旧小区需要进行改造,2021年改造126个,2022年计划改造475个,剩余老旧小区将于“十四五”期间逐年进行改造,在全省率先谋划了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全覆盖。

    一、关于接驳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数字政府建设,赋能改造后小区管理问题

    我市在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加快引入人脸识别门禁、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运行社区门岗云监督系统,门岗实行二维码打卡,对社区进出人员进行线上系统计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进出人员数据,并可通过视频探头对社区门岗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目前,我市正在研发运行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探索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通过老城区改造补齐新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现数字城市建设,打通网络末端,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为建设智慧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智能城市的新趋势。

    二、关于对重点设备做好巡检任务清单计划,做好动态管理问题

    智能小区是智慧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视频监控系统。每个小区建设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并入“天网”,对小区周边、出入口、宅前路、活动广场等各个场地进行全面监控。

    —车行出入口控制系统。在小区车行出入口设置管控系统,加入车牌号识别功能,接入小区视频监控管网,对进出小区的车辆进行有效管理。

    —人行门禁系统。小区人行出入口建设管控系统,在小区的人行出入口加装智能门禁终端,可通过集成刷卡、人脸识别等多种开门方式。

    —可视对讲系统。有条件的小区,每个单元门安装可视对讲设备,在单元门门禁设立访客管理系统能使被访人员通过(可视)对讲方式确认访客身份,控制开启出入口门锁。

    —智能快递柜。在小区内合适位置设置智能快递柜,方便业主投取快递件。

    —电动车充电桩。在小区自行车棚内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每个插座间隔0.7-1米以确保电动车能正常出入停车位。

    —燃气智能报警系统。逐户安装燃气报警系统,发生燃气泄漏危急情况能够及时报警,及时处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果蔬自动售货机。在小区人流量较大处设立果蔬售货机,为业主提供服务,切实解决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小区自助饮水机。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位置安装直饮水机,保障居民能够吃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

    —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智能垃圾箱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等若干箱体。将不同的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体内。

    —统筹自助缴费APP。等级物业小区工作人员可为老年人提供物业费、水费、电费等生活缴费在线缴费服务,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便利。

    三、关于统筹谋划,探索改造提质增效,成为智慧城市新名片问题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提供专业化或保障型物业服务,对改造后老旧小区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巩固好改造后成果。同时,督导街道社区组织业主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不能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可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或由社区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积极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鼓励引进国有红色物业企业提供保障型物业服务,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提供兜底服务。探索通过提取部分园区内机动车停车位费、广告费等多种形式,建立改造后老旧小区维修资金专户,通过落实管理服务主体,深化“两邻”基层治理,发挥“红色物业”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红色物业”服务项目,为群众构筑起邻里守望的“红色堡垒”,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房产局

                                        2022年5月17日

  






















沈阳市房产局 辽ICP备19004562号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92号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