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提案》(第131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01 作者: 来源: 沈阳市房产局

吴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内容。2020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8月18日住建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建科规【2020】7号),12月15日,住建部与我省签了《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合作框架协议》,在国家层面首次给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补助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

    一、关于构建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既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导作用,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从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推广“人民设计师”模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纳入改造内容。

    (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居民是主体,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要始终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五共”理念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建立“前公示中监督后回访”的居民全过程参与机制。改造前,一个小区一张图纸并在小区内公示,接受居民监督,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由“为居民做菜”向“由居民点菜”的转变,不断完善城市“家具”,改造后,小区内要有亭子、有椅子、有凳子等休闲设施。改造过程中,组织居民成立“小区改造居民义务监督小组”,随时监督工程安全和质量。改造完成后,对工程质量进行回访,居民满意率不低于95%。通过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让居民真正成为老旧小区改造“主角”。

    (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充分发挥居民主导作用,社区以下发“一封信、征求意见表”形式,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愿,推广“人民设计师”模式,“改什么,怎样改”居民说了算。同时,确定好改造后园区的管理模式。

    (三)每个施工点位,由社区组织居民成立“小区改造居民义务监督小组”,小组由居民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负责监督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现场管理等事项,发现问题通知现场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上报给社区、办事处等相关监督管理部门。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以开辟专栏、专题报道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相关政策,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着力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充分调动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逐步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良好的改造氛围。

    二、关于完善标准化验收评估体系问题

    (一)公示改造信息。每个小区施工前,组织施工单位与街道办事处、社区进行对接,每个改造点位要设立临时办公室和公示板,公示内容包括小区简介,施工、监理单位电话,市、区两级监督电话和改造项目等。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一并公示,方便居民监督。

    (二)“旁站式”监督管理。今年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根据工程项目选聘了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理单位实行旁站式监督管理,每个施工现场安排一名监理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和胸牌,实时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按照相关规定,切实落实好监理责任。

    (三)建立工程档案。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严禁偷工减料,重点抓好外墙保温岩棉防火隔离带和排水工程撼砂回填等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留存照片,施工单位要填写施工日志,监理单位填写监理日志,同时留好影像资料,记入工程档案。

    (四)加强监督考核。建立“一评双考两公开”的监督机制。在园区内设置公示板,公开市区两级监督电话,随时接受居民监督,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领导小组以各区政府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对象,制定督导考核办法,实施月通报、季观摩、年考评制度,督促各区相互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要按照节点要求,细化重点工作实施步骤,严格确定完成时限。综合运用第三方考核和社会评价的方式,对各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议。跟踪督查、及时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拉清单、建台账,限期整改,对账销号,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三、关于落实后续管理工作问题

    落实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属地管理职能,建立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导的,一核两委多元协商共治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老旧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将其作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小区改造提质同步推进。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提供专业化或保障型物业服务,对无法召开业主大会的住宅小区,可由区政府指定信誉良好的国有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保障型物业服务。探索通过提取部分园区内机动车停车位费、广告费等多种形式,建立改造后老旧小区维修资金专户,促进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

    (一)强化社区核心作用,保证长治久安。建立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导的,一核两委多元协商共治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老旧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将其作为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小区改造提质同步推进,发挥业主委员会在小区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协调机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

    (二)落实后续管理模式,保证长期有效。改造提质后,小区的管理和维护应由业主自行负责。街道社区要指导和帮助改造提质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或自治管理。对基础条件较好、业主意愿较高的小区,可引入品牌物业企业实行专业化物业服务。对选择业主自治的,应具备保洁、园区秩序维护和共用设施设备小修养护3项基本服务内容。同时,各区可结合非物业小区扫保市场化,探索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三)畅通资金归集渠道,保证长久持续。加强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政策宣传,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根据业主大会决定,落实维修资金归集方案;对利用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收益的停车费、租赁费等收益,按照业主大会决定进行使用,为房屋后续维修养护提供持续保障。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房产局

                                        2022年5月17日



























沈阳市房产局 辽ICP备19004562号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92号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