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关于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一体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提案》 (第327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3-20 作者: 来源: 沈阳市房产局

沈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一体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开始,沈阳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根据辽宁省住建厅“1358”工作办法,对先期改造标准较低、改造项目不全的1723个老旧小区展开新一轮改造,涉及居民77.6万户。2021、2022年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601个,惠及居民28万户;2023年计划改造800个,惠及居民35.3万户;2024年计划改造322个,惠及居民14.3万户;2025年开展“回头看”,进行再摸底再排查再提升。

通过不断的探索,沈阳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老旧小区改造模式,那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提升基层党建能力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着力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努力提升基层政府与市场、社会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能力,全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截至2021年底,沈阳市60岁及以上人口209.4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6%,在沈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5.98万人。为进一步落实国家适老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居住更安全、出行更便利,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适时倾斜,增加适老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开辟活动空间、增设电梯等,并积极打造完整社区。

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治理提升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践行“两邻”理念,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凝聚“善”的力量,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实施“伴”的行动,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社区。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开办幸福教育课堂,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有675个社区设立了学习场所。优化品质养老供给,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55个。搭建舒心就业平台,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延伸。持续完善覆盖社区的医疗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3家,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975个。

三是提升治理效能,完善组织体系,四级党组织体系100%覆盖,将党建网格与各类网络整合,实现“同网共治”。充实基层力量,近两年新招聘4000人,社区工作者15366人,1.3万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小区。推进“四零”(零疫情、零案件、零事故、零上访)社区建设,实现关口前移,动态清零。

四是加快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全面实施“品质养老”民生工程,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为框架,兜底、普惠、提升为类别的“品质养老”发展格局。在设施配建上,我市将养老设施配建标准写入《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纳入到地块规划条件中,予以刚性保障,新建居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35平方米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已建成居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实施配建达标计划,由属地政府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逐步补齐服务设施配建缺口。印发《沈阳市已建居住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三年配建达标工作的通知(2021年-2023年)》,三年达标计划将全面补齐缺口,目前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0个,为周边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到2023年年末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立足居民需求,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改造原则,重点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其中,一拆为拆除违建;五改为地下管网改造、线缆入地改造、防水节能改造、道路改造、绿地改造;三增加为增加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增加文体设施、增加安全设施。全力实现小区功能、服务、生态和文化四个品质的提升。2022年增加党群服务中心(或服务站)18个、养老(托育)服务设施60个、社区用房(卫生)服务设施50个,增加广场176处、健身器材3388套、无障碍通道60个,增加门卫室186个、挡车杠517个、监控系统3291套、微型消防站40个,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部。

二是注重“一老一小”的设施改造。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同步实施物理空间、辅助器具适配、无线烟感、智能安全监控等改造;增设老年人饭堂、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室等;结合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住宅楼、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建设托儿所等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三是探索城市更新的“有机”之道,按照“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原则实施组团连片改造,在“一拆五改三增加”基础上,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街路更新、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注重构建公共空间、休闲场所,增设绿地景观,植入地域文化、历史风貌元素,努力打造完整社区。

四是积极推动政府居家购买服务扩面。2022年,在全市的200个社区正式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向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失智、贫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3-45小时不等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约2万名老年人享受上门服务。培训护理人员800余人,实现上门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率100%。2023年,我们将试点社区增加到500个,推动城乡困难失能等关爱人群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扩面,高频服务项目实现城乡社区100%覆盖。

三、落实长效管理,促进良性循环

一是积极打造“红色物业”服务项目,为群众构筑起邻里守望的“红色堡垒”。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构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新机制。鼓励国有物业企业提供保障型物业服务,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提供兜底服务。

二是深入践行“两邻”理念,聚焦为民、便民、安民,落实“三长五员”实名制专班治理模式,即小区点长、应急点长、荣誉点长和物业管理员、卡口值守员、医疗防疫巡查员、社区警务巡查员、街道专管员“多点服务”,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末梢,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下一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以更加明确标准化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感谢您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沈阳市房产局         

2023年3月20日        




沈阳市房产局 辽ICP备19004562号
联系电话:024-22973509 网站标识码:2101000045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92号
中国.辽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187号 邮编:1100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